国进民退!富豪隐退 中国“公私合营”又来了?(组图)


2019年9月10日,马云选择在阿里巴巴20周年庆典当日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张勇接任。(视觉中国)



“是身本无累,万事相纷扰。愿释经世情,于兹共幽讨。”继去年(2018年)9月中国舆论场猛吹“国进民退”风之后,今年9月中国舆论场再刮“公私合营”风。事情的起因源自今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纪念日,马云卸任集团董事局主席。虽然在当晚的告别演说中,马云已经表明自己只是“换个江湖”,但是很多媒体还将马云的“卸任”解读为了“退休”,甚至也掀起了一大波看衰阿里的热潮。

巧合的是,马云退休9天之后,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被报道卸任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9月20日,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卸任联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职,并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当这种“民企大佬隐退江湖”的气氛被一个接一个的新闻事件叠加并渲染之时,杭州市政府向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100家本地企业派驻官员的消息立刻点燃了舆论场,类似于“国进民退”的另一个说法——“中共加速公私合营”说开始快速传播。


“官员进驻企业”并非新鲜事



其实杭州市政府的做法并非首例。早在2018年10月8日,青岛市政府就举行“全市工会干部到民企挂职动员大会”,向青岛市工会选派干部进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会后青岛市市总工会还组织92名挂职第一主席进行了工会业务培训。当时外界关于北京要推行“国进民退”和计划经济的说法正在盛传,青岛市的做法立刻引来舆论质疑。

而关于官员“进驻”民企,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有名为冯川建的政协委员建议各部委官员,以“挂职”或者“派驻”的形式到民营企业,“以便今后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能更接地气,能够切切实实地服务于民。”之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发言时,主动回应积极回应该问题,表示今后工信部可以和一些民营企业联系,派遣官员去挂职锻炼,了解基层的情况。



1955年11月,中国全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这是上海市实行了公私合营的永安公司门前庆祝的人们的影像。 (视觉中国)

1955年年底,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公私合营招牌时的影像。(视觉中国)

1956年,天津市公私合营盛锡福帽厂挂上新招牌时,职工们和经理集聚在门前互相祝贺。(新华社)

2019年7月25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成功入轨零的突破。(图源:@新华视点)

就在杭州市政府的行为被议论纷纷之际,近期一份标题为《致海淀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一封信》的文件又开始在中国互联网流传。据称这份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六个部门联合公布的文件显示:今年9月至10月,六部门委托北京捷码市场调查公司对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实地入户调查。这份文件被与杭州市官员派遣民企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并加速发酵,一个关于中共要要对民企重现建政初期(1953年内开始)公私合营之说开始流传开来。



三要素证明舆论过度解读

其实,相比2018年掀起的“国进民退”疑云,近期的这种猜测和恐慌规格要小很多,或者说,这种“公私合营”说目前只在港台和中国境外媒体上大肆流传,并未引起中国境内媒体和舆论场的过多关注。

一个现实背景是,一年前就曾经兴起又被否认的“国进民退”说,让民间对此敏感度下降很多。并且,杭州市政府对自己的派遣行为已经表明“不会干预企业运营。”传闻的北京海淀区“一封信”内容也是聚焦于“党建”,而关于企业有3名以上中共党员就应当建立党组织之说早已有之。


2018年11月1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肯定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和市场角色的合法性。(新华社)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曾被诸多调查报道和媒体评论引用的一组数据是: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50%以上的财政收入,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80%的就业。如此指标之下,中共高层怎么可能会抑制民营经济的发展?更何况去2018年9月的东北之行开始,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以及其他中南海高层已经多次强调“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一个现实原因是,在目前中国国内经济增速压力再加大的情况下,无论是中共高层还是地方政府,都不可能会作出有损市场心理以及民间信心的行为,哪怕是为了政治因素。更何况中共高层不断强调的“扶贫工程”和“社会主义”原本就依赖或者需要民营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三,浙江作为中国民企经济大省,当下正是做为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更进一步发展的“标杆”之一,作为浙江省会城市的杭州市政府,无论是“政治正确”逻辑还是“地方经济”逻辑上将,都不太可能会做出 “强制公私合营”这种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的行政行为。

“浙江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民营经济居功至伟,民营企业家居功至伟。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民营企业好则浙江好。”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企座谈会的次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就召开浙江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表示,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转型到什么程度,民营经济始终是浙江经济的主力军,是浙江形象的金名片,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始终是浙江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在中共高层宣布在经济上要“更加开放”,在政治上要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今天,不管是杭州还是浙江,都不不可能做出扼杀或者限制民营经济的行为。1950年代多少带有政治压力性质的“公私合营”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推荐阅读